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“恩施楷模”吴玉香返乡实现巾帼创业梦
在海拔1400多米的种植基地,一群妇女正热火朝天地收捡田间的马蹄大黄。“这个马蹄大黄有九个头”“我这个估计有40多斤”……她们为丰收而欣喜,笑声打破了山沟的宁静,缓缓飘落的雪花像是在为她们舞蹈。

踏进硒堡家庭农场的加工厂,堆的像山一样的马蹄大黄散发着浓浓的中药材味道,七八位60岁以上的妇女正为马蹄大黄切根、取种,切片机发出“咔咔”的声音。较为年轻的谭梅操作机器切着马蹄大黄片,稍显强壮的周永香与另两个人配合,将马蹄大黄片上架、推进烤房。远处已烘干的马蹄大黄正在用风机除尘,成品正在筛选打包,取下的种子用药水浸泡,所有的工作都有条不紊。
这一切丰收的景象来源于一个人的返乡创业,她就是巴东县大支坪镇耀英坪村的吴玉香。小时候,由于家庭没有什么经济来源,吴玉香只能辍学在家,种田成了她唯一的选择,但是传统的种植模式换不来足够的钱供弟弟读书。
“我要挣钱养家,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。”17岁时,吴玉香下定决心出门打工。
吴玉香辗转多地,尝试过打零工、摆地摊、进工厂等多种工作,也吃了不少苦头。随着阅历越来越丰富、人脉越来越宽广,她开始学习做销售,性格开朗的她事业越做越好,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。
2016年,吴玉香回到家乡,站在田间地头,放眼望去,几十亩良田已无人耕种。家乡很多有劳动能力的男性都外出务工,留守妇女们在家肩负着带孩子的任务,她们依然坚持着传统种植模式,终日勤劳却无经济效益,农闲季节也没有地方上班。她心里产生一个念头:带着这些留守妇女一起挣钱!
有了这个想法后,吴玉香开始频繁参加各种农业产业现场观摩会,到各地考察。经过半年的充分调查,她锁定了适合在高寒地区发展、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药材种植。
2017年,吴玉香成立巴东县硒堡家庭农场,承包200亩土地,发动40余户农村妇女,一起种植马蹄大黄,开启创业之路。
下种、施肥、除虫……吴玉香一直坚持手把手地教种植户,看着长势良好的马蹄大黄,大家信心越来越足。
2018年,马蹄大黄丰收时,吴玉香又开始张罗建加工厂。然而,正当加工厂厂房建设完毕,烤房准备开炉时,场地出租方由于种种原因阻拦开工。堆成山的马蹄大黄如果不及时烘干,将全部腐烂,变得一文不值。
吴玉香四处打探,终于租下一处废旧学校,平整场地、搬迁烤房……连续10天10夜,吴玉香转移厂房所有设备,新建了简易厂房。
祸不单行,在这个节骨眼上,吴玉香的丈夫突发疾病住进重症病房。那段时间,吴玉香不是守在病床前,就是守在烤房前,大年三十也不例外。
找销路是吴玉香创业路上又一难啃的骨头,她印了一书包名片,只身前往浙江,跑了15天,穿梭在各个药材市场,将名片递到药材商手中。“我这样虽然是大海捞鱼的方法,但还真有药材商联系我。”吴玉香高兴地说。

吴玉香几经周折成功找到药材收购商,卖出第一批马蹄大黄后,买了两头年猪,带领妇女们在农场吃杀猪饭、跳广场舞。她还对马蹄大黄种植优胜者进行奖励,亩产量前三名分别给予1500元、1000元、500元现金奖励,单个马蹄大黄重量最大的封为“大黄王”,给予1000元现金奖励。
“硒堡家庭农场不仅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,还团结了老弱妇女,减少了矛盾纠纷,形成了文明风尚。
梅花香自苦寒来,如今,经过几年的发展,农场规模越来越大,模式越来越成熟,跟着吴玉香种药材的农户也增加到了93户。农场流转土地种植马蹄大黄300亩,带动农户种植马蹄大黄200亩,年产量120余吨,年产值230余万元。2020年,吴玉香成立巴东县良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试验栽种水果软枣猕猴桃10亩,2021年已成功挂果并面向市场销售,市场反响良好。2021年6月,巴东县硒堡家庭农场获得“湖北省AAAAA级服务三农金牌家庭农场”,吴玉香被授予“湖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”荣誉称号。

2022年7月,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英雄、学习楷模、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,州委宣传部持续组织开展“恩施楷模”选树学习宣传活动,经基层推荐、选树评议、公示审核等程序,决定授予吴玉香“恩施楷模”称号。
扫一扫,关注公众号
服务热线
0718-8020388